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譚斯尹 劉倩)金額近10億元的紛爭,當事雙方都是轄區大型企業,處理稍有不慎,結果可能是驚濤駭浪。如何讓案件對企業影響降到最小、辦出“皆大歡喜”的效果?
近日,岳塘區人民法院通過“以保促調”的方式,成功調解了今年以來全市法院受理的標的金額最大買賣合同系列糾紛案件,雙方企業握手言和。
接收“10億保單”
今年3月,湘潭電機股份有限公司因與本市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于向湘潭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3月8日,湘潭仲裁委員會向岳塘區法院提交了3份財產保全申請函,保全金額高達近十億元。
3月12日,財保組拿到案件,全組工作人員不禁“啊”出了聲,這可是執行局保全組今年收到的最大的“單”!聞訊而來的分管執行工作的副院長羅星迅速召集執行局局長和財保組干警一起,對案件保全執行情況進行分析、研判。
羅星副院長認為,仲裁委提出的申請,法院需依法采取保全措施,以保護申請人的合法權益。但申請人和被申請人均為轄區內的大型企業,執行過程中,我們要在保全措施中力求平衡點,促使雙方化干戈為玉帛,從而最大限度保證被申請人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生產、經營活動,以“能動司法”做優法治化營商環境。
三天完成“凍結”
話不多說,執行局副局長彭曲艷第一時間安排人員著手財產保全工作。財保干警通過網絡查控系統,向全國范圍發起查詢。很快從一堆信息中檢索到有效信息,財保干警迅速控制,當日順利凍結950萬元。
次日,另一起案件也通過網上查控,凍結了被申請人名下共計1650余萬元。眼看還差一億多元未保全到位,彭曲艷當即跟電機股份公司聯系,指引他們一起尋找其他可供保全的線索。
很快,財保組得到線索,向全國28家企業發出協助執行函,其中有一家企業位于長沙。3月14日一早,財保干警驅車趕往長沙市某公司,凍結被申請人在該公司享有的到期債權。至此,保全措施完畢,兩起財產保全案件僅花了3天時間。
力促雙方“和解”
湘潭電機股份有限公司因另一起買賣合同案件,再次向湘潭市仲裁委提起仲裁,并申請了財產保全,標的金額達6.6億元。岳塘區法院財保組根據線索,冒雨跑了多家銀行查控,緊鑼密鼓奮戰了兩天,于3月22日順利凍結該公司名下銀行存款897萬多元。
湘潭電機股份公司有關負責人收到消息后,感動中帶著驚喜,“根據我們對被申請人的了解,壓根想不到能保全到將近900萬元。”
至此,3起案件操作下來,保全的約束作用見效了,湘潭電機股份有限公司很快就接到了電話,被申請人在電話那頭主動提出了和解要求……
到4月下旬,湘潭電機股份有限公司與某公司的合同的案件,已全部調解完畢。為表感謝,湘潭電機股份有限公司法務部負責人向岳塘區法院送上一面寫有“法雨潤企降甘霖,訴中調解破僵局”錦旗,盛贊法官專業、迅速、勤勉盡責。
做優營商環境
“三起案件完成財保下來,我們看到了岳塘區法院的執行速度和干警的扎實作風,這讓我們對法院執行工作更有信心了。作為企業方,岳塘區法院用實際行動讓我們更好的理解了‘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這句話的含義,對企業今后的發展我們更加敢想敢干了。”湘潭電機股份公司法務部負責人說。
近年來,岳塘區法院秉持能動司法原則,深入推進“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三項專項行動”,提升經營主體合規經營能力,形成依法、合規經營的良好氛圍。對涉企案件實施“綠碼”管理,設立“調、立、審、執”綠色通道,成立知識產權巡回審判庭和訴源治理工作站,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運用“多元解紛+司法確認”機制,幫助企業高效低成本化解商事領域糾紛。制定執轉破案件審查規程,實施涉工程機械、涉企業賬款執行行動,做深做實公正與效率,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為企業打造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推進湘潭經濟工作高質量發展,服務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湖南建設。
“法院‘執行’二字絕非冰冷、強制,它更多代表著溝通的橋梁,而我們作為守護公平正義最后一道防線上的戰士,要用科學發展的眼光,以‘如我在執’的情懷來看待問題、解決問題,讓執行‘活’起來,‘暖’起來,為湘潭高質量發展貢獻法治智慧和力量。”面對如何做好執行工作,分管副院長羅星如是的說。
責編:馬志軍
一審:馬志軍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